姚新,1982年在中国科大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,1990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。现任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、讲席教授,中国科大“大师讲席-II”教授。曾任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智能和应用卓越研究中心主任、讲座教授,IEEE计算智能学会主席(2014-2015)。2003年获选为IEEE Fellow,获2020年度IEEE-Frank-Rosenblatt奖。教育部人才计划特聘教授,“海外杰出青年基金”获得者,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领军学者。
非一般的少年班
提及中国科大,就不得不提少年班。1978年,姚新入学的那年,正是少年班创办的头一年。当时,创办少年班的消息甫一传出,便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,科大的名声也因此愈加响亮。
但是万事开头难,第一年办,缺乏经验,只能摸着石头过河。据姚新描述,少年班学生刚入学时与其他同级学生是分开的:宿舍是图书馆旁临时开辟的场所,在食堂有单独的窗口。考虑到同学们年龄都较小,学校就专门委派了一名班主任全面照顾大家的学习和生活,碰到有的同学不会洗床单、洗蚊帐,班主任还联系了校外的保姆来帮忙。
打破常规人才培养模式的少年班在当时备受关怀和瞩目。曾在科大任教的陈国良院士回忆道:“当时的省委书记万里常常来看望少年班学院的学生,小孩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‘万里爷爷’”。姚新对此也印象深刻,除了“万里爷爷”,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、中科院院长方毅也会专门前来与同学们交流,和同学们下棋。
“不要命的上科大”
因为专业分流,姚新后来进入了老6系学习。1982年,计算机系从老6系分立出来,单独成立系,姚新也因此在毕业时拿到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。谈到在科大的学习生活,姚新最难忘“通宵教室”。他开玩笑地说道:“经常上晚班的没走,上早班的就来了”。姚新很认同“不要命的上科大”这个口号,“科大的同学们都很用功,导致那时候我的体育老师非常痛恨‘通宵教室’,因为觉得对学生的身体有不良影响。”
在科大读完本科后,姚新在北京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。读博士的时候又回到了科大,师从陈国良院士。在科大近10年的学习时光不仅让姚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更让他收获了真挚的同学情谊。姚新觉得计算机系就像是一个大家庭,从学生时代聊作业到现在聊工作,同学们一直很谈得来;而且大家各有长处,在科大经过数理基础的训练,拼搏精神的培养,如今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价值。“一个7、8分的学生进来,经过培养能够成为10分的学生出去,这才真正显示了一个学校的底蕴,科大就有这种底蕴”,姚新如是说。
被学习耽误的“灌篮高手”
除了是学霸,姚新也是球场一霸。身高一米九有余的他是中国科大少年班前几期里身高最高的学员。身高的优势让他被体育老师一眼相中,进入了球类班。当时的科大没有招收体育特长生,大家都是从零开始学起。慢慢地,打篮球就成为了姚新课余生活的最大爱好,而且越打越好。姚新的导师陈国良院士曾称赞姚新“打球和研究一样棒”。
在校期间,姚新曾效力于中国科大篮球队、研究生篮球队,在多年前接受采访时他曾说“我在科大的几年一直是安徽省大学生篮球赛冠军。”他也自嘲:“我们打赢了合工大就是安徽冠军。但出了合肥,还有个比较厉害的对手——淮南矿院。我们开玩笑,矿工子弟,五大三粗,精力充沛,满场飞奔,我们搞不过他们”。在读博时,姚新还曾代表中国科大研究生篮球队征战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,获第七名,他本人也获该项联赛优秀球员称号。
做好科研,最重要的是“做自己感兴趣的事”
结束了在科大的学生生涯,姚新分别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澳大利亚CSIRO建筑、建造和工程部做博士后研究员。“我的导师告诉我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他从不说‘你应该要做这个或者做那个’,他会给我介绍很多实验室的资源和设备,还给我分享其他实验室研究的内容,让我从中寻找方向、获取灵感,就这样沿着一条自以为对的路走到了毕业,现在想想也该庆幸一直没有走过弯路。”姚新博后导师“放养式”的教育理念对其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1992年到1999年,姚新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(澳大利亚国防学院)任教,历任讲师、高级讲师和副教授。在澳大利亚的工作经历,让姚新逐渐完成了从学生到导师、从跟随者到领航人的转变。他开始成为项目的负责人,带了一届又一届学生,在科研的道路求知探索。姚新认为,做好科研,最重要的是“做自己感兴趣的事”。对于学生,他经常也是采取“放养”的模式,“放手的好处就是对那些脑子很灵活、想法很多的同学提供了任由他们发挥的空间,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”,这些管理学生、教书育人的方法体现在他科研与教学的方方面面。
姚新一直默默无闻,但也踏踏实实做着感兴趣的事情,慢慢地在计算机这条当时还很未知的道路前进。2019年,姚新获2020年度IEEE-Frank-Rosenblatt奖,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华人获奖者。
(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媒体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